杏坛荟 > 详情

老高大话乡土中国(5) | 教师之声

2024-04-25 15:56

589人阅读 收藏

专栏介绍:学科网百万级别新媒体加持,期待您的分享!(👉投稿方式请见文末)
温馨提示:投稿文章为老师原创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摘要: 乡下人被称为土头土脑,在我的东北老家,乡下人叫农老卡,意思是卡乎乎的,近乎猥琐,有骂人嘲讽之深意,说话者大抵是城里人,大有唯恐被沾染上病毒似的。乡下人被叫做农老卡,源于经济上穷困,土里刨食的挣钱方式,他们拿钱很金贵,消费又极节俭,就地取材者居多,能省则省,夜间能不点灯就不点灯;岳母家的电视早已经不看了,岳母说看了眼睛累,实则怕花钱,怕平时不积小,到家里有大事的时,拿钱费劲。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


在乡土中国,“公”家的东西意味着是大家公共的财产,你个人有能耐可以把它搞到自己家里。若命运不好,被查出来,轻则在村里认罪,中则在大队里关几天,重则在监狱蹲上几载。村中的偷手,暂且让我这么说,确实不少。偷技之精熟惊人,你都会惊诧不已。在田间地头,在队里干活帮家里挣工分养活弟妹的父亲拉着车在一门心思走着。忽然“咕咚——!”一声,一个东西呗撂在了车槽里,父亲还未觉悟,奶奶轻声呵斥快走。多年后,父亲回忆道当年的这一“小搬运”,还感慨奶奶这“技术”之娴熟,这动作之连贯,公家的东西就被弄到家里了。在生产队时期,每当秋季收割粳子,在场院脱粒堆成小山之时,夜间偷盗的事便时有发生。小春子忽然邻居打伴去偷,被看场院的抓个现行,生产队报告给大队,大队把他们二人剃光了头,关了几天禁闭,又给放回来了。那个时代,狼多肉少,得便捞一把,是形势所逼,不去弄点,就只能一家人饿着。所以在乡村有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视品行为做人处事第一,不愿背上不好名声的家庭,老者是不允许晚辈行此下策,冒险不成,反蚀把米。但就有敢铤而走险,去弄公家的东西,其能力不亚于陆军特战队了。听妈妈讲,我同学的爸爸到生产队马圈的仓库房偷了三大包玉米,三大包玉米是从库房的窗户弄出去的。这库房的窗户里地面高,这三大包玉米的重量五百斤左右。忆此,妈妈也觉蹊跷,这东西是怎么被弄出去的,最后只是叹到成国真有劲,胆子真大,也骂成国的老婆不是人。明知道犯法要吃官司,还这么怂恿着自己的丈夫去干。这偷粮的事情是怎么被发现的?原来这些粮被放在棚顶上,不知被谁揭发,让生产队和公安局联手破了这个案子。结果成国蹲了几年牢,他不在家这几年,苦了妻儿,过年杀猪,我妈妈还嘱咐我给他家送煮熟又做好味道的大腕猪肉。


村中有人叫“大头”,实际上叫“大偷”,村里人都知道他偷东西手段高。胆子又大。大头在牢房呆的时间长,老婆禁不住村中单身汉的软磨硬泡,携着两个女儿嫁了过去。跟单身汉的日子过得清汤寡水,又赶上大头从班房里出来,这个曾经对生活有着无限向往的女人在家喝农药自杀了事。村中人想到这些都骂大头恶习不改,弄得老婆改嫁,女儿下嫁。这大头音乐天赋极佳,嗓音极好,唱歌能唱出味道。当我静观这个文静的白皙的长者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到他是偷东西的高手、情场上的高手。


村中这偷东西的,在村里未必遭到排斥挤压,因为他们偷的是公家的东西,没有偷私人的。若是偷者偷了私人的,他(她)就成了全村的公敌,这一次他偷别人的,下一次兴许会偷我的,我家也不是富有的主,也不是好欺负的茬儿。生产队时代已成过往,当年生产队偷东西的事,稀稀落落被揭了谜。当年马四负责生产队看水房浇水,安排了成果=国等几个人去夜间浇水。他们是如何偷盗生产队的粳字子而让人浑然不知的呢?到了上秋,他们这一帮看井的人,穿着的裤子是肥大的,两个裤兜是特制的,缝的又大又宽又结实。下地前,把一只碗破成差不大小的两瓣。到了地里,两只半碗对着稻田深处的粳穗倒到大裤兜里。“这些驴操的,亏得出,他们能想出这个绝办法。”村中知此细节的人笑骂这些人。计划经济时代过去,生产队的队长总是个格格不入的人,得罪的人不和他来往,当年受他提携或肯定的人未必有时间和他坐在一起侃大山。但是生产队长韩大鼻子若是把人召集起来,他的绝活就派上用场了,人越多,他越能讲,越能讲到村民的心坎里。这读书不多、见识不深、定力不够的村民又被俘虏了,羡慕这羡慕那,就是不羡慕土里出黄金,他们干了一辈子也没能走出社会底层,也没走出被人遗忘的爱的角落。西洋人搞不懂中国人的“私”,这个大一统的“私”。中国人的“私”是个动态的相对的词。古人言私,倾向于个人、一家。今人言私,私是个人、一己。“己”与“家”而言,“己”是私,“家”是公。“家”与“国”而言,“家”是私,“国”是公。“国”与“天下”而言,“国”是私,“天下”是公。久远的古代,中国圣哲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念,中国地域之大,运作之艰难复杂,若想长治久安,共克时艰,阻断厄运,必须抱团,从大局出发,为大局出力,而不是光想着“公”的权利,却不想着为“公”的义务。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公”使族群更长远,“私”易使族群分崩离析,力量变小,左右命运的概率变小。“大河不满,小河干。小河不干,大河满。”这句顺口溜道出了集体与个人,即公与私的关系。


中西家庭不同,历来为年轻一代谈论,,说西方年轻人到了十八岁就要自立,离开家庭,不给父母添麻烦,而中国孩子活一辈子都得靠爹妈。“我爸叫李刚”的梗讥讽了国内部分地区落后的民风——晚辈靠老子吃饭。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差序格局,是捆绑到一起的利益共同体格局。西洋社会的基层结构是团体格局,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在中国有分家这一说。但分开家的年轻人还是在某种程度上依赖父母的,这和社会的福利程度是有关系的。有这么一个抖音视频:一个出嫁的新娘子端庄淡定地说,“给妈妈敬杯茶,有空儿就帮我带带娃;给爸爸敬杯酒,经济困难搭把手。”听闻者只夸小嘴说得好,却不以为耻。我们的国情就是这个样子,年轻人组建家庭步入社会,没有一定经济的支撑,实在是举步维艰,寸步难行。中国历来有四世同堂的范例,几代人住在一起,确实有很多难处;比如沟通的困难、思想的冲突、认知的差距,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大家还是懂的。就算是当初闹了分家的,到了多年后,儿孙满堂,他们老人家还是表面上与孩子们分了家,挂系着孩子们的安全,时时扶持一把弱势困难的子女。中国国情决定的,是民族在生存、发展过程积淀下来的基因。“家”这个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的了。费孝通说。“你去问俺家的。”“俺家的不让。”这里“俺家的”指说话者的老婆。“大当家的!”这里的“大当家”指的是家里一把手或是落草为寇坐头把交椅的那个人,性别不论。“到时候,我和家人来看您!”这里的家人不是确指的,家人可仅指夫妻中的一方,或夫妻中的一方加上孩子,孩子也并不一定是全部。“这个人走了,身边连个家人都没有。”这里“家人”指“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同一宗族的,同一母亲或是父亲的人。“别急,都是自家人,有事好商量,兄弟!”这里的“自家人”有礼仪上套近乎的意味,意思是在利益上可以共分享,在感情上可以相交流。孔子在《论语》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说法,想必这句话是“自家人”的滥觞。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费孝通指出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的原因是我们社会结构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你厉害了,别人会想办法靠近你;你完蛋了,别人会躲你远远的,”眼下有“圈子文化”一说,确确实实乡村社会人际关系的特点。战国时代廉颇骂自己的门客不能和自己共同失落,只会共享富贵,门客回答道,他们是为谋生而来,你厉害了,我们有饭吃,就跟着你干;你自己都保不了自己,我们跟着你图个啥?那廉颇也知门客的“初心”不与计较,共同搭建干事业的平台,彼此分一杯羹而已。在乡村,人和人之间交往密的,利益占着很大的因素。一旦对方不能为自己谋利创造条件,这关系就趋于正常化了,或者日久疏远,或是断绝交往。说个例子,韩成方在大队管理车辆,在人事安排上,重用王老三,一只秃光的鸡在一道之隔的两家送来送去,韩成方老婆执意不要,王老三老婆一定要给。真是上演了一场乡村好戏,因为当时王老三用得着韩成方。哑巴杰的老婆小四和老贾的老婆在田间地埂的树枝纷披的桑树下长时间聊天,俨然夕阳西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二人扯聊得有滋有味,个别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二人才话别,脉脉含情,似无再见之机。这二位“老娘们”的丈夫一个是大队的支部书记,一个是大队的队长,党政两把手,为了各自的老头子在沟通情感。可是老贾嗜酒纵欲中风再度发作一命呜呼,村口地边那颗桑树再无两位女子地久天长式的“长亭送别”了。在乡村,有个同心圆,一个是亲属关系的圆,一个是地缘关系圆。“出门靠朋友,在家靠亲戚。”就道出了这两个圆的作用,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它们的半径未必一样大小。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的亲戚不外乎祖宗三代以降及其家属,他的朋友是伴随着他的交际和贾家有来往的人家。在一个村落,有年节的活动,有红白喜事的操办。外公过世时,村中除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整过外公的人没来吊纸之外,全村的人都来了。外公出殡时,乡间官道两行站满送行的人。外公发送期间,村里有专门的团队张罗来张罗去,不求别的,只求安慰妥贴,顺顺利利的。大弟结婚时,是在乡间办的。掌勺的是刘老二,帮刀的是丽华大姨,他们二人配合得默契,有说有笑。其余帮忙的,各尽其职,运转正常,全不似只会耕耘,莫管收成的庄稼汉、庄稼婆。驻足场中,顿觉人间的温情氤氲弥漫。外公家,就是我家,住在官道边。南有镇上的胡老三,北有大房身的二老徐,他们都是外公家的亲戚,是内亲,还是外亲,我们不知道,来到我们家落个脚。我们家都会饭菜招待他们。二老徐在我外公去世时来吊过纸,他哭老人家极尽哀伤。“哎——!再也没有这样好的人了。”在乡村,人都怕寂寞,都怕有事无人帮助,都喜欢热闹和络,都祈祷好人一生平安。在乡村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传承,一种生存方式的积淀生产。自有汉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言论、主张、做法,通过多少时代、多少代际的教化,把乡村中的民风一步步改进,又一步步校正。管仲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民风改造过程实际是物质做保障,思想大推进。历代村官的选举都注意“孝”与“廉”,“孝”是指对家人的负责任的态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廉”是指被推举的人有公正之心,有圣洁节操的为人价值取向。手脚不干净、办事有污点的人在主流市场中是难有仕途的一席之地。在乡村,我们会看到古老的牌坊匾额,这是官方教化的实践认同,是在乡村树立的一个立身处世的标杆,是立在有进取心性的乡村后生心上飘扬鼓劲的旌旗。“仁、义、礼、智、信”,五个字贯通乡村,连缀古今中外。信者强,一方趋于太平,一方百姓有安全感、畅通感、幸福感。信者即使弱小,小如一豆星光,也会给孤寂绝望的民众送来温暖的火、希望的光。儒家文化讲究推己及人,讲究换位思考,讲究同理心、同情心,是一个不强大的社会,是为中国社会发展托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你可以活着,但要活出人样难,很难,你必须走出去,再带着旧时代的烙印和菩萨的心肠去救助你可以救助的人,去抗拒不可更变的自然伟力,去祈祷在不可预知的人事洪流面前余生可度。


文末小贴士

01作者介绍

高山,现任教于珠海市第二中学,曾任教于大连市一〇二中学语文教师。2009年被授予珠海市先进教师;2012.9 在珠海被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共广东省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023年在珠海被珠海市教育局授予“珠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02投稿通道
教师频道面向一线教师,全面招募原创稿件,稿件一经采用将有电子证书及实物礼品奖励。投稿请扫描二维码加入群聊,与全国各地教师共同交流。